2024年范长江行动 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之3/中国薯都 见证一颗土豆的“进阶”路
左图:学生对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的育种非常感兴趣。\大公报实习记者 李锐敏摄;右图:甘肃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左一)接受学子采访。\大公报实习记者赵子涵摄, 随着甘肃麻辣烫的爆火,其中的定西宽粉也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作为原材料的定西马铃薯也随之火爆“出圈”。7月21日,陇港学子来到被称为“中国薯都”的甘肃定西,走进定西马铃薯研究所,不仅深入了解了一颗马铃薯从“原原种”到“原种”,再到商品薯“进化”的全过程,同时更亲身感受和见证了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培育马铃薯良种的艰辛付出,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大公报实习记者 赵子涵、种天仪, “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虽然这是流传在甘肃定西的一句玩笑话,但也足以看出马铃薯在当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据介绍,甘肃定西马铃薯种植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定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重要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马铃薯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300万亩,产量达500万吨。, “这是马铃薯爷爷,这是爸爸……”定西马铃薯研究所是甘肃省第一家民营马铃薯研究机构,也是最早在定西引入推广脱毒种薯生产技术的单位之一,一直从事马铃薯脱毒原原种、原种和种薯的研究、生产与销售工作。当日,在研究所所长李进福的带领下,学子们进入种植大棚内仔细观察马铃薯原种的培育情况。为了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培育过程,李进福幽默地将原原种和原种分别称为马铃薯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商品薯则是马铃薯“孙子”。, 历经几代培育 每一颗土豆都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