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共护红树林 筑鸟类乐园
图:深圳茂密的红树林沿海岸线形成了长约6公里的“绿色长城”。图为群鸟在福田红树林湿地栖息。\新华社, 茂密树林轻拂海风,鸟语虫鸣交织成曲,南迁的候鸟翩跹起舞……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作为全国唯一地处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公园不仅承载着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重要使命,更是展现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张亮丽名片。深圳湾的两处湿地已成为黑脸琵鹭青睐的全球第三大栖息之所。深港近年在红树林保育、水鸟栖息地保护等方面密切合作,例如香港专家参与指导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鱼塘改造,改造后鸟类种群和数量大幅上升,变身“鸟类乐园”。此外,智慧管理系统促进保护区全貌可视化,利于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公报记者 毛丽娟深圳报道, 成立于2012年的深圳红树林基金会(MCF)一直致力开展社会化参与的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修复,以及面向公众的自然宣教工作。在此过程中,基金会和一衣带水、一河之隔的香港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和合作。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红树林基金会发起人孙莉莉受访表示,基金会多年来组织专家团队前往香港拜访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以及香港湿地公园等,交流学习先进的湿地保护地管理、保护及修复工作。借鉴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模式,基金会自2013年启动首批自然讲解员的招募和培训,目前已有近千人的志愿者队伍,为公众提供超过三万小时的科普宣教服务。, 改造鱼塘 候鸟种群数量大增, 从2016年开始,在香港专家的指导下,基金会启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鱼塘改造工作,使得整体湿地水域面积增加15%,并形成了9公顷高潮位水鸟栖息地和1.5公顷淡水生境。在鱼塘改造完成当年的候鸟季,监测到的鸟类种群和数量迎来大幅上升,单次监测纪录最大数量超6000只,单日观测到黑脸琵鹭超过90只。2017年开始,红树林基金会与香港观鸟会合作,在深圳湾区域协同开展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工作,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