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源于古代军阵战鼓的黄河战鼓在黄河之滨奏响。\大公报实习记者关妙彬摄;右图:学子们体验黄河战鼓。\大公报实习记者赵溪钰摄,  “咚咚咚!咚咚咚!”鼓声在黄河之滨迴荡。7月23日,范长江行动甘肃行采访团来到位于黄河岸边的白银市四龙镇双合村,近距离欣赏了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战鼓”。据悉,黄河战鼓源于古代军队作战时的军阵战鼓,演奏以鼓为主,锣钹辅之,通过鼓点的变化来表现战争的各个阶段。当日,随着鼓、锣、钹的激昂演奏,一阵大风突然刮起,现场气氛仿佛身临古战场。学子们表示,铿锵有力的鼓声非常震撼,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这种民间艺术。\大公报实习记者 关妙彬、冯一笑、赵溪钰,  据了解,黄河战鼓,也称李台黄河战鼓,主要流传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的四龙镇双合村一带,源自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1487年)西迁至此的四十八门军户。它使用白描手法勾勒出战争轮廓,用叙事的方式简洁明瞭地展现战争的全过程,从出兵到凯旋,每一个环节都被精细地模拟,层次分明,仿佛将观众带回了古代战场。作为陇上唯一的军鼓器乐,在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战阵指挥 到节日助兴,  站在黄河岸边,劲风拂面,浪涛奔湧,黑云压境。“咚!”主鼓手一声令下,周围宁静片刻,每位观演的学子都聚精会神起来。“轰隆隆隆隆!”霎时间鼓声四起,强劲有力的声音响彻云霄,黄河之畔迴荡着战鼓的怒吼声,每位鼓手都用力地击打着鼓面,仿佛化身为边塞的战士,手中的鼓槌化身为刀戟,穿越时空来到那个曾经战火纷飞的沙场。每一次击鼓,每一声回落,都默契无间。他们敲击着,呐喊着,天地间只剩下这一阵阵雄伟的狮吼。随着最后一声巨响,一切又归于平静。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黄河战鼓的鼓声仿佛穿越时空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让每一位学子都能感受到那份深藏于内心的文化自豪与传承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