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从中国经济基本面和金融市场体系来看,利率的调整宜避免“单边”思维。,  中国与欧美国家货币政策的“错位”,对市场的影响日益加深。中国未来利率调整既要综合考虑经济潜在增速、通胀水平和产业结构,也要避免陷入长期低利率的陷阱,维持积极的投资回报,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日发达国家普遍处于低利率环境,陷入“低利率、低通胀和高债务、高杠杆”的困境。长期低利率虽为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赤字增长提供低成本融资环境,但依赖低利率实现增长却催生高债务、高杠杆的风险问题,助长高债务型经济,催生投资泡沫。而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较低的利率环境符合实体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但降息并非唯一的宏观调控手段,而是运用包括利率在内的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一、中美周期的错位表现,  货币政策取向存在巨大差异。中国和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周期“错位”持续较长时间,主因在于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处于不同位置,具体表现在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