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科路上/“化学改变细胞”促进再生医学发展
图:“未来科学大奖”昨日公布今届大奖得主,出席活动的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左五)与一众嘉宾在香港发布会会场合影。, 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设立的“未来科学大奖”昨日公布今届大奖得主,颁奖礼将于11月举行,届时得奖者将与香港青少年对话。今届共有四位内地科学家在三大领域获得殊荣,其中生命科学奖得主利用化学方法把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将对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今年“未来科学大奖周”将第二度在香港举行,并获特区政府列为年度盛事,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顶尖专家学者也会参与活动。\大公报记者 古倬勳(文) 林良坚(图), 被国际科学界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在2016年成立,旨在奖励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取得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希望通过奖励对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继而唤起科学热情,吸引更多青年投身于科学事业。昨日在北京和香港两地连线公布今届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得主。, 得奖者将来港与青少年对话, 今届共有四位科学家获得殊荣,其中生命科学奖由邓宏魁夺得,表扬他在细胞重编程领域的原创性工作为细胞重编程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将对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物质科学奖获奖者为张涛及李亚栋,表彰他们的研究成果促使氯乙烯、乙酸、丙醇等大宗化学品绿色环保又高效节能的工业化生产,从而显示了“单原子催化”助力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由孙斌勇夺得,表彰他在“李群表示论”上作出的重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