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教师研究闽南习俗 搭建两岸心灵桥梁 “百年歌仔戏 并蒂开两岸”
图:闽南师范大学台湾教师李姿莹带领学生表演歌仔戏《开漳圣王传奇》,图为参赛录制结束合影留念。受访者提供, “从小我就生长在闽南的家庭,俯拾皆是闽南文化的结晶之花。这些对我来讲都像呼吸一样自然。闽南是许多台湾人的原乡。”闽南师范大学台湾青年教师李姿莹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出于对闽南文化的热爱,她把歌仔戏等闽南文化传承融入课堂教学、社团指导、讲座演出。正是“百年歌仔戏,并蒂开两岸”。李姿莹表示,包括闽南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在台湾岛内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已内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流淌在每位台湾同胞的血液中。未来她将继续致力于闽南文化的研究,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搭建文化和心灵的桥梁,让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大公报记者 苏榕蓉福州报道, 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福建闽南地区的李姿莹,从小就浸润在闽南文化中,红砖古厝、石板老街、歌仔戏……这些都是她记忆中最熟悉的景色。其中,作为闽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歌仔戏,李姿莹与它更是有着深厚的缘分。她回忆,童年时期,最开心的事就是遇上节日庆典,附近庙宇有剧团搭台唱戏,邻里的大人小孩齐聚台前观戏。周边有小贩摆摊,卖各种小吃、饮料以及气球之类的小玩意,热闹非凡。, 被闽南文化“喂养长大”, 年少时,闽南文化留在李姿莹心中的是仪式感满满的生动场景,后来随着求学研究方向,李姿莹对闽南文化的解读,又多了几分厚重。从在台湾台东大学读大学三年级时入选“台湾科技部大专生研究资助计划”,做有关闽南民间传说的乡野调查,到在台湾成功大学读硕士期间有机会去大陆,为闽南歌仔戏一代宗师邵江海做文献收集工作,再到读博士期间进行校际博士生交流,当李姿莹越深入接触闽南文化这座宝藏时,就越发地惊叹自己原来是“闽南文化喂养长大的”。李姿莹认为,闽南文化流淌在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打开闽南文化这扇窗,会帮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原乡文化,去自主建立与大陆的联结。